当前位置:

龙潭镇:废弃矿山 绿色“蚕”变

来源: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杨芹 石照林 编辑:梁金梅 2021-09-10 10:33:03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“桑树绿了,风吹尾矿库千亩桑海碧波荡漾;蚕儿肥了,吐丝化蛹老百姓丰收喜上眉梢”,谁曾想到,几年前,这里荒芜破败、矿渣成堆。从一座座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,到现在的绿色“蚕”变,龙潭镇通过复垦复绿,让矿山绿起来、美起来,实现矿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。

未整治前

整脏治乱,割除矿山旧“毒瘤”

面对多年来矿山管理“重开发、轻治理”“历史欠账大、群众积怨多”等问题,龙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,把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当作一场生态仗来打,严格按照 “两断三清”要求,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。三年来,动用吊车、挖机、铲车、转运车辆共计5000余次;拆除厂房50余万平方米;转移生产设备2000余件;转运砂石35万余吨;永久性关闭矿洞300余个;覆土复绿尾矿库23座;拆除铅锌浮选厂、采石场、砂石加工场共78家。

整治中

化“贫”为春,生态公园展新颜

为给绿色矿山建设增彩,龙潭镇坚持因地制宜、保护生态、就地取材原则,提出了打造精品矿山公园的大胆设想,扎实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。打造了糯米冲尾矿库、广子坳生态修复区等3个矿山公园精品观景点。在观景点上,游客既能感受到花垣生态修复的重大成果,又能俯视矿山公园的生态美景,3个观景点成了花垣矿山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矿山治理面积3900余亩,实现转型利用面积2000余亩、新增良田300余亩、林地1600余亩。

整治后

变“废”为宝,绿色蚕桑育新生

为真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,龙潭镇探索出一条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融合发展的新路子。考虑到尾矿库重金属含量超标,其他植物的富集作用和耐受能力不足,不能短时间内实现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。经过实地调研和考察,龙潭镇因地制宜,引进桑树,利用已覆土尾矿库大力发展蚕桑种养植产业,先后在大坪老虎冲尾矿库、开支尾矿库、糯米冲尾矿库、汇银干塘尾矿库、亚星尾矿库等建立蚕桑种养植基地,蚕桑种植面积2000余亩,带动周边群众100余人实现再就业,每年实现经济效益增收100余万元。

“山峦层林尽染,平原蓝绿交融,城乡鸟语花香。”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“绿色生活”和“美丽家园”。未来,龙潭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走出一条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发展道路,为创建和美龙潭而不懈奋斗。

来源:花垣县融媒体中心

作者:杨芹 石照林

编辑:梁金梅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uayuanxinwen.net/content/2021/09/10/10128140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花垣站首页